雁西作品
作为一个生命来到世上是幸运的。那春夏秋冬的轮转,那日月星辰的变换,那风、那雨……给我们生命丰厚的季节。作为生命来到世上同样是悲哀的,无论今天你如何辉煌显赫,或暗淡无光;无论你是帝王将相,或是苦难贫民,生命终究要远你而去,谁也无法留住时光和青春,生命终究要化成泥,化作风,化为气。
生命是短暂的,但灵魂可以永恒。每个生命可以凭借一种属于自我又属于人类的东西在历史的城墙上发光,或是一种精神,或是一段故事,或是一种人格。如果生命的根扎得很深,太阳就不会死,土地不会死,生命就会在五彩缤纷的光泽中指向郁郁葱葱,生命的未来便昭示壮丽辉煌。人类的生命方式是可以选择的。
一生一天天地翻过
我孤独对墙,子夜已过,我来到人类的梦中,来到经典之中。生命的花绽开在夜里,飘过河岸,飘过梦境,飘过春天的窗口。
面对生命,我仿佛想解释什么,但又无法解释什么。世纪末的来临,使我的感觉有些陌生和不祥。我越来越清楚梦中所见的东西,会让我怀想,让我不安,让我绝望,因为这是世界的末日,又是新世纪的曙光。我预感到了世纪末的呼吸,天上的真理和地上的真理同时响起,会唱歌的青鸟和会说话的草在用雨的语言交流,交流道不出的伤感和喜悦。这是我对旧世纪的告别,对新世纪的握手吗?
生命本质是付出,呼吸、营养、释放都是以付出为目的。生命的历程是滴血和为了新的生命而死亡的历程。因而生命的历程印满血痕。对于一个先觉的生命,死亡也许是美丽的选择,多少文人墨客企图开掘一条精神隧道,穿透生命的障碍,解剖人生所有的灵魂。这种伟大的动机,也是危险的探测,必须探测死亡,海明威、三毛、海子等许多文人终究在探测人生的途中自杀,对他们而言,死亡是一种超越,是一种再生。他们将生命的芳香留给了世人,却用芳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真正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更好地面对生、面对死。生是一首颂歌,死同样是一曲礼赞。
诗歌作品发表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诗潮》、《诗林》、《诗歌月刊》等报刊。出版个人诗集《走出朦胧》、《世纪末梦中梦》、《永远的鸽群》、《活着的花朵》、《时间的河流》、《致爱神》六部。1992年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中国首届诗歌奖”。多次参加中国诗歌学会组织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2005年应邀参加“第十九届世界诗人大会”。2007年获芒种文学贡献奖。2008年获《人民文学》征文优秀作品奖。2008年作品入选中国抗震诗集、奥运诗集。倡议诗人做人民诗人,引起反响。2009年获芒种文学奖。
此刻,我用手抚摸我的诗歌、风向和血,以一种灵魂和肉体相融的颜色组成墙上的经典。许多时候,在天鹅哀鸣的日子,看见一群美丽的少女在阳光下死去,为我葬别。很早很早我就对着那深藏在我灵魂之夜的明月倾诉过,我今生的爱已错过花期,我的缘只会在永远的疼痛以及忏悔之中,我所爱的人终究只能在一扇巨大的墙下抚摸我的影子,我只能远远地无奈地看着她流泪、无助和疯狂地奔走。也许这就是我生命流浪在月下的荒凉,我冰冷的岩石上刻着的圣歌就为此?
想到生命,想到自己,想到父母,想到整个人类。生命有些不可捉摸,有些不可理喻,从生到死的过程是生命的开始和终止。我常常莫名其妙地想,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会在那一刹那造就了我?和我相识的朋友为什么会是这些人?有时翻开历史,纵观长河漫漫,多少英雄豪杰被岁月吞没,多少可歌可泣的生命漂流而逝。生命是在不断地重复还是在不断地更新?生命是我们永远无法破解的谜吗?
我有时感到生命好像是一种幻觉。生命是那样的让我们不可思议,思考生命的时候,往往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是在孤独无援的时候,是在无法入眠的时候。
一天就是一生
热爱生命,热爱自己,热爱所有的人。
在衰弱之中
在焚烧之中
雁西本名尹英希,作家、诗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现代青年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一生就是一天
这是一个冬日的雨夜,想到生命是一种面对毁灭与死亡的情绪,是一缕照在鸽子翅膀上的阳光,是一片圣洁的墓穴的纸灰。这些,还有更多,都源自我的梦,梦中我阵痛地顿悟,看见苦涩的畸形,用诗歌的符号破释着生命的旗语。站在人类的屋檐下看着日子在手中凋零,我的梦一个个碎裂。我体验着一种无聊的境界和颓废,体验着一种深刻的宁静、孤独和充实,体验着一种智能和青春树上的无花果,我面对的人生风景不再是废墟上的祭品。我知道:在这个岛上我听见了世纪外的一种启示。
梦醒时分,对于整个人类,我显然是微不足道。但我洞穿的高贵和贫贱,以及构思的君主的棋盘,已可以作为一种礼物回报生命了。我不再遗憾什么,我沿着那隐隐约约的光芒向前走,用心灵之手握着伤痕、苦难和幸福、快乐。
让我们领受生命的雨季,也领受生命的阳光,让我们领受一切之上的神圣,也领受一切之下的渺小。接受生命的馈赠,也接受生命的报应。
生命是有限的,是不可以任意挥霍的。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光的积累,而是有效地发挥。在生命的意识下,时空是可以颠倒的。我曾试图凭借诗的功能去抵达一种境界,以博取永恒。却往往只感到黑夜是生命的春天,于是我想象过我是黑夜的种子,是夜与梦的孩子。
生命,像是一种幻觉,有些不可理喻,有些不可捉摸。生命是在不断地重复?还是在不断地更新?这个无法破释的谜,让我们陷入思考,想象死亡的美丽。
书法作品全国大赛多次获奖,被毛泽东纪念堂等机构和中外收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