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备受瞩目的日本推理小说家。
个人经历:
一九五八年生于大阪,大学毕业后进入汽车零件制作公司担任工程师。由于希望能在工作以外,也能在私生活之中有个较为不同的目标,所以开始着手撰写推理小说,投稿日本推理文学代表性的公开征选长篇小说奖「江户川乱步奖」。这并不是东野第一次写推理小说。早在他十六岁的时候,由于看了小峰元的作品《阿基米德借刀杀人》(一九七三,第十九届江户川乱步奖作品)大受感动,之后又读了松本清张的
《点与线》(一九五八)、
《零的焦点》(一九五九)等作品。一头推理热的他便曾试着撰写长篇推理小说,而且第一作还是以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然而由于完成于大学时期的第一作被周遭朋友嫌弃,「写小说」这件事便从他的生活之中消失了好一阵子。而获得乱步奖的梦想让东野重拾笔杆。在历经两次落选后,他的第三次挑战——以发生在女子高中校园里的连续杀人事件为主轴展开的青春推理
《放学后》(一九八五)——成功夺下了第三十一届江户川乱步奖。
在获得江户川乱步奖后,抱着成为「靠写作吃饭」之职业作家的决心,东野圭吾辞去了在大阪的稳定工作来到了东京。这个决定使得他没有退路,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挫折,都只能选择前进。于是只要有机会写,东野圭吾几乎什么都写。二零零五年初,个人有幸得以见到东野圭吾本人并进行访谈时,曾经谈到关于他刚出道不久时,在推理小说的范畴内不断挑战各式题材的时期之心境。他是这么回答的。「那时的我只是非常单纯地觉得自己必须持续写下去,必须持续地出书而已。只要能够持续出书,就算作品乏人问津,至少还有些版税收入可以生活;只要能够持续地发表作品,至少就不会被出版界忘记。出道后的三、五年里,我几乎都是以这种态度在撰写作品。」不过毕竟是背负着乱步奖的招牌出道,毕竟是身处日本泡沫经济蓬勃、推理小说新风潮再起的八十年代后半至九十年代,向其邀稿的出版社当然也都希望东野圭吾能够以「推理」为主题书写。配合这样的要求,以及企图摆脱贴在自己身上那「青春校园推理」标签的渴望,东野尝试了许多新的切入点,使出浑身解数试着吸引读者与文坛的注意。于是古典、趣味、科学、日常、幻想,在他笔下似乎没有什么题材不能入推理,似乎没有题材不能成为故事的要素。在推理的范畴里,东野圭吾不曾吝惜挑战现状。从初期以诡计为中心的作品,渐渐发展出许多具有独创性,甚至是实验性的方向。其中又以贯彻「解明动机」要素(Why Do It)的
《恶意》(一九九六)、贯彻「找寻凶手」要素(Who Do It)的《其中杀了她》(一九九六)、贯彻「分析手法」要素(How Do It》的
《侦探伽利略》(一九九八》三作,可说是东野在踏袭传统推理小说元素之下,却又充分呈现了属于现代风貌的鲜丽代表作。而出身于理工科系的背景,也让东野在相较之下,比其它作家更擅长消化并驾驭以科技为主轴的题材。像是利用运动科学的
《鸟人计划》(一九八九)、涉及脑科学的
《宿命》(一九九零)和
《变身》(一九九一)、生物复制技术的
《变身》(一九九一)、虚拟实境的《平行世界恋爱故事》(一九九五),还有之后以汤川学为主角展开的「伽利略系列」里,东野都确实地将自己熟悉的理工题材,在分解组合后以最简明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另一方面,如同「处女作是作家的一切」这俗语所述,高中第一次写推理小说便企图切
入当时社会问题的东野圭吾,由《以前我死去的家》(一九九四)中牵涉儿童虐待的副主题为开端,对于社会人心的描写,似乎也成了他作家生涯的重要课题。例如以核能发电厂为舞台的
《天空之蜂》(一九九五)、深入挖掘人性的
《白夜行》(一九九六)、试探日本升学教育问题的
《湖边凶杀案》(二零零二)、直指犯罪被害人及加害人家族问题的
《信》(二零零三)和《彷徨之刀》(二零零四),都在显露出东野对于刻画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执着。东野圭吾这种立足于推理,进而衍生至科技与人性主题上的写作倾向,在发表于二零零五年的《嫌疑犯X 的献身》中,可说是达到了奇迹似的调和,也因为这部作品,在一九九六年收得各种奖项,让东野圭吾正式名列「家喻户晓的畅销作家」之列。加上这几年来,东野作品的纷纷电视电影化,他的不幸时代成为过去,并站上前人未达之高峰。二十年来的作家生涯开花结果,创造了日本推理文坛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奇迹。
不幸时代:
东野圭吾一直与日本的各式文学奖项擦肩而过,且真正开始被称为「畅销作家」,也是出道后过了十多年的事。实际上在《嫌疑犯X 的献身》同时获得直木奖与本格推理大奖,并且达成日本推理小说三大排行榜「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本格推理小说BEST 10」、「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前所未有的三冠王之前,东野出道二十年来所写下的六十本小说(包含短篇集)里,除了在一九九九年以
《秘密》(一九九八)一书获得第五十二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之外,其它作品虽然是一再入围直木奖、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等奖项,却总是铩羽而归。在销售方面,他也不是那种只要出书就都会大卖的畅销作家。在打着「江户川乱步奖」招牌的出道作
《放学后》创下十万册的销售记录之后(江户川乱步奖作品通常都能卖到十万册),整整历经了十年,东野才终于以《名侦探的守则》(一九九六)打破这个记录,而直正能跟「畅销」两字确实结缘,则是在
《秘密》之后的事了。或许是出道作
《放学后》带给文坛「青春校园推理能手」的印象过为深刻,东野圭吾本人虽然一直想剥下这样的标签,过程却并不太顺利。书评家们往往不是很关心他在写作上的新挑战。这也难怪,在东野出道后两年,也就是一九八七年,以绫辻行人等年轻作家为首,提倡复古新说推理小说的「新本格派」盛大兴起。从文风与题材选择看来,东野圭吾作品的
用字简单,谜题不求华丽炫目,内容既不够社会派又不像新本格,自然不会是书评家们热心关注的对象。
作品列表(附获奖说明和被改编成影视的说明):
东野圭吾的小说一直颇受影视界青睐,目前已有19部作品被搬上屏幕。其中如电影《G@me》、
《秘密》,电视剧
《白夜行》在中国观众中均有一定的知名度。东野圭吾的作品在台湾已有多部翻译出版,中国内地引进了他的小说
《湖边凶杀案》、
《预知梦》1985 年
《放学后》 (第31 届江户川乱步赏)(1986年被拍摄成电影)
1986 年
《毕业——雪月花杀人游戏》
1987 年
《学生街里的杀人事件》
《11 文字的杀人》
1988 年
1989 年
《杀人现场在云端?
《布鲁特斯的心脏——完全犯罪杀人接力》
《十字豪宅的小丑》
1990 年
《宿命》*(2004年拍摄日剧SP,柏原崇、藤木直人主演)
《没有犯人的杀人夜晚》
《面具山庄杀人事件》
1991 年
《变身》(2004年拍摄电影,玉木宏、苍井优主演)
1992 年
1993 年
《同班的同学》
《和阿忍老师说再见——浪花少年侦探团·独立篇》
1994 年
《操纵彩虹的少年》
1995 年
《平行世界的爱的故事》
《怪笑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