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琅琊榜》和《吉祥纹莲花楼》之后,我发现总有人喜欢将李莲花与梅长苏作比较,即使他们本不是一书人。可是比来比去,到头来你都不得不承认他们不是人间凡品,而且,久而久之,侵润进去了,会发觉梅长苏的惊世才华固然悸动人心。而李莲花的安贫乐道更教人情不能已。
当少师剑沉入大海,李相夷栖居海滨,武功受损,身残体弱,钱财尽失,挫败感、萧条感、无力感、荒诞感、悲剧感。。。。。。由此而生。
“我没有钱”从一代大侠李相夷的口中说出,是多么可悲。李相夷是何等的孤高自傲,连吃饭都有美女争着抢着要喂他,他愁过钱财吗?从未有过的事情,所以才更加可悲。
为了生存,李相夷当掉了门主令牌。但当他有足够的银两赎回令牌时他犹豫了,他舍弃了门主令牌,留下了五十两银子。从在门主令牌和五十两银子之间进行决策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李相夷彻底死去,活下来的只是这个需要为生活发愁的李莲花。
李相夷死了,活下来的是李莲花。
林殊死了,活下来的还是林殊。
十年前的林殊好似一团赤阳,光芒四射。那么,十年之后的梅长苏就是苍穹里的一圈皓月清辉千里。
那个曾经似骄阳般热烈的少年,没有人能抵挡他的光芒,他是赤焰军的少帅林殊,他是晋阳长公主的独子,他是黎老先生最骄傲的学生,他是靖王殿下最亲密的挚友。
如今如皓月般清冷的男人,没有人能质疑他的惊才绝艳,他是江左盟的宗主梅长苏,他是太子与誉王都竞相争夺的麒麟才子,他是靖王殿下唯一的谋士苏哲,他是飞流眼中比生命还珍贵的苏哥哥。
或许真是过慧易折吧,梅长苏的一生只有短短的三十几年,但谁又能像他一样,短短的三十几年活得如此精彩?又如此悲壮?
林殊也好,梅长苏也罢,他至始至终从来没有掩藏过自己的才华。
而李莲花,他推脱自己与李相夷没有半分关系,他撒谎称自己愚钝无知,他极力掩盖自己的惊世才华,我都能够理解,因为十年之后的他只是平凡简单的李莲花,而不是十年之前的天纵骄子李相夷。但是,他却一有机会就将自己李莲花的身份一并抛去,或许不是李莲花拖累了他,而是神医李莲花拖累了他。
梅长苏和李莲花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梅长苏就算失去了林殊的身份他依旧傲气如霜,他那卓绝的才华也从不被人忽略。而李莲花不同,他收起自己的锋芒,磨平自己的棱角,甘愿做个平平凡凡耳朵小人物,他的惊才绝艳常常不被人注意,不被人重视。
有因必有果,不同的目的造成了这两人不同的处事方式。一个翻案雪耻,求得政治清明。一个悠悠自得,求得平凡自在。
吉祥纹是悲剧 琅琊榜也是悲剧 但是 我却觉得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梅长苏以林殊的身份来到这个世界再以林殊这个身份离开这个世界 李莲花以李相夷的身份艳绝江湖十余载最后以李莲花的身份继续活在这个世界 就算疯癫又如何 平凡自在才是他的追求
《琅琊榜》和《吉祥纹莲花楼》是我看过最好的两本小说 不分先后
“生当如李莲花 该放下的都放下
死当如梅长苏 该守护的都守护”
沙海看完了。比较深的感触就是当年天真无邪的小三爷已经不再天真了,感觉心里有点不好受。看到主人公租仓库存棺材之后,发现文章戛然而止,像是还没有结局一样。不知道是不是除了出版的这本还在继续连载,但是就算是单本完结也没有个完结的样子。封面上写了张起灵留下的线索,但是除了在梁湾的记忆里,小哥基本没出现,这实在是太失望了。但是黑瞎子拿出保质期10年的青椒肉丝炒饭的时候,我是真的笑喷了。
你有多久没被感动过了?
在这充满淡漠的世界里,你能计算出自己的身体离感动有多远吗?
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再见了,可鲁》 ,一本可以让感动重新回归你身边的好书。
找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拿一条温暖湿润的毛巾,再泡一杯香气怡人的清茶,然后翻开这本历时十多年才拍摄完成的照片配图的纪实文学,和作者一起去追忆导盲犬“可鲁”做为人类朋友的充实一生。
慢慢的,你会感觉到种种莫名的力量:单纯、信任、爱与关怀,善良与纯真……
直到它们充盈你的四周,让你重重的陷入感动的漩涡,你才会发现,你的眼泪已经落下。而这时,月亮已从天边升起,天空也已被黑暗包围。而可鲁,却已永远的离我们远去了。
可鲁从出生43天被选定做为导盲犬开始,它就成为了人类最亲密的朋友。虽然可鲁的父亲是条导盲犬,但它的母亲却是条家养犬,因此严格说起来,它的品种并不纯,并不适合做一条导盲犬。可是,在可鲁的身上却散发着一种诚恳之光。而那种诚恳,却是成为导盲犬所必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资质。
在可鲁被训练成为导盲犬之后,它与主人渡边先生成了最亲密的搭挡。一位老人,一条狗,他们就这样互相信任的在工作地点与家之间来回的走着,走着……
他们一直走到渡边先生生命中的终点。
书里有张照片,是渡边先生在他生命最后日子里去看望可鲁,并和它最后一次在雨中散步时拍的。
有灰白的天空,有幽长的小路。一个人,一条狗,一把雨伞,蹒跚的走向在远方,就象共同坚守着一种永恒。
渡边先生去世之后,可鲁成为一条示范犬,被它的养父母仁井先生和太太接回家中安度晚年。在它十二岁那年,在它童年曾经快乐过地方,在与它相处了无数日日夜夜的仁井先生与太太面前,它安静的闭上双眼,停止了自己的呼吸。
“到了天国以后,要清楚地报出自己的名字“仁井可鲁”噢。”这是仁井先生对自己的孩子可鲁说的最后一句话。
在书翻到这里的时候,我也跟着一起喃喃自语了一句:“再见了,可鲁。”
然后,感动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想起了一个叫做米兰昆德拉的家伙,他说的挺有道理:“狗是我们与天堂的联结。它们不懂何为邪恶、嫉妒、不满。在美丽的黄昏,和狗儿并肩坐在河边,有如重回伊甸园。”
看完《再见了,可鲁》 之后,我打开电脑上了网,想从网上找到关于导盲犬的一些资料,把可鲁在脑中形象塑造的更完整一些。可是很遗憾,除了导盲犬的资料之外,我还找到了另外一些动物的资料,而这些资料,足够引起大多数人的愤怒。
1:羊城数万宠物狗遭到残酷的“非狗”折磨:有的不断受到电击,有的则被割断了声带。
2:一只仅三个月大的小鹿犬被活生生放入微波炉中烤了1分多钟!更让人震惊的是,此事的始作俑者竟是本市某名牌大学的大四学生……
3:因为贪嘴叼了邻居家的鸽子,两岁花猫被人残忍地剁断了四肢,丢弃在车流滚滚的马路上……昨天,这个可怜的生命终于不治而亡,身后还留下5只出生仅10天的猫崽嗷嗷待哺。
4:一个来自安徽的驯兽团一直使用非常残忍的手段,让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为游人表演,每次表演都是几名男青年手持铁棍上场,参加表演的老虎、狮子、黑熊等稍不听话,场上的男青年举棍就打,动物们被打得惨叫、哀嚎,令观看者都胆战心惊。最为可恶的是这些连一点驯兽常识都没有的人,为了不让动物们反抗,竟然将老虎、狮子的牙齿、指甲全部拔掉或打断,被拔掉牙齿的老虎口腔、嘴角溃烂、化脓,惨不忍睹。其中一只仅四个月的小虎也难逃拔齿、断甲的命运。
5:昔日纵横山间威风凛凛的百兽之王东北虎,因不堪马戏团的频繁“走穴”,积劳成疾死于演出途中。贪心的班主为从死去的老虎身上榨取最后的钱财,竟然四处兜售贩卖老虎肉……
6:广西柳州柳候动物园在不到一周时间里,有16只猴子因为吃了人扔的不洁净食物而相继死亡,另有4只骆驼、3只梅花鹿因吃下过多的塑料袋在胃里打结,堵塞肠道而死。更惨的是,有只小海豹突然死去,解剖后发现,它的肠胃被扎得千疮百孔,里面还留有许多穿着肉的牙签和铁钉……
……
……
……
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查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实在没有勇气再查下去了。我不由的想起了那些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已经熟悉的话:“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地球是动物和人类共同的家园”,“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人类怎么能狠下心来对朋友下这样的毒手呢?
看完《再见了,可鲁》 之后再来思索这问题,感觉到的是强烈的反差与窒息。做为低等动物的可鲁可以对人类忠心耿耿,而做为高等动物的人却对可鲁的同类们痛下黑手而毫不在意。
人类自由操纵动物的生杀大权所凭借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人有户口薄身份证,而动物没有吗?
刘海洋用硫酸烧伤黑熊事件、长期囚禁大熊活体取熊胆事件、东北虎“走穴”累死事件……这些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的残酷行径难道可以用“只有人类才是地球的主宰”来解释吗?
叹息、愤怒、心痛、遗憾之后,我们自己又在做些什么呢?
“生滚猴脑”、“活吃幼鼠”、“红烧果子狸”、“清炖蛇龟鹰”、“红扣穿山甲”……看着饭店里开出的这些菜单,你能想象出每天有多少动物惨死在厨师的手下,又有多少动物的尸体进了贪嘴的食客嘴里?
人类是聪明的,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人类发明了种种虐杀动物的方法。
为了不让狗叫,人类能够想到给狗做手术,把狗的声带切除,让它们无法通过喊叫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此灭绝人性的行为在广州居然成了时尚。
为了获取熊胆,人类采用活熊取胆的技术,直接把一段钢管植入活熊的胆囊,定时抽取熊的胆汁。为防止熊抓挠植入的钢导管,人们给熊施加各种限制,使其不能活动或者不能触到导管。每到抽取胆汁时,熊便在疼痛和恐惧中惨叫不止。如此残无人道的行为每天都在熊场中发生,有的熊注定要在这死去活来的痛苦中度过一生。
触目惊心!
现在的人类到底怎么了?他们还有一点仅存的爱心吗?这爱心又在哪里呢?谁能够看到?
想到这里,赶紧再去翻开《再见了,可鲁》 ,让书里的阳光慢慢重现,让可敬的可鲁慢慢奔跑,让远去的感动慢慢回归。在这样一个人与动物感情越来越冰冷的现实世界中,可鲁身上所蕴含的诚恳与信任愈发显得可贵。
我相信,残忍永远不会成为世界的主流,无论是今天,还是以后。
从理论上来说,人类的生存是建立在其它动物的牺牲之上的,做为一个还有良心的人,所做的应该感谢动物,而不是虐杀动物。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出台了有关反虐待动物的法案。1822年,世界上第一个反对虐待动物法案在英国首先出台之后,法国也在1850年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案,紧接着爱尔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反虐待动物的法案。截至到目前,包括一些非洲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出台了反虐待动物法案,我国的香港、台湾也有这方面的法案。
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我们相信已经为时不远了,有关方面已经对此采取了足够重视的态度。
现在关于虐待动物和善待动物的话题已经成了一个比较明显的社会问题。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一些虐待动物的惨剧。一些养宠物的人同时也是虐待宠物的人,宠物身体好的时候,他们喜欢得不得了,而宠物一旦生病衰老,他们便狠下心来置之不理,把它们遗弃。
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这地球上的主人。宽容的对待生命进化低于人类的动物,应该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人类已经丧失对动物的关爱,那这世界将会越来越寒冷。
善待生命,与动物和谐相处,就像《再见了,可鲁》 中的主人与可鲁那样。
书仍翻开着,定格在一张照片上。可鲁静静的靠在主人脚下,若有所思的望着我们,它在用无声的语言述说着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单纯、信任、爱与关怀、善良与纯真……
我发现人们越来越关注动物的生活和动物的世界了,也许是动物保护意识所驱使的。自从《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成了畅销书后,一系列有关动物的书汹涌而出,譬如《麦兜麦唛系列》讲述了两只小猪的童话故事,虽然是童话,却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读的格林童话,而是一组组取材于现代青年城市生活的小故事和细节,如果说这本书唤起了人们的童心,那么最近异常流行和畅销的《再见了,可鲁》则唤起了人们的爱心和感动。
这是一本照片配文的纪实文学,追踪着一只叫“可鲁”的狗12年与人相依相伴的旅程,诉说着它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一生,给人异常生动真实的感觉。可鲁与其他四个兄弟姐妹出生在水户太太家。它们的父亲是导盲犬,而母亲只是普通的拉布拉多猎犬。可水户太太还是希望它们中的一只小狗可以成为为人类服务的导盲犬。最后水户太太选中了可鲁,由此开始它踏上作为导盲犬的生命之旅。
米兰·昆德拉说:“狗是我们与天堂的联结。它们不懂何为邪恶、嫉妒、不满。在美丽的黄昏,和狗儿并肩坐在河边,有如重回伊甸园。即使什么事也不做也不觉得无聊———只有幸福平和。”可鲁是幸福的,它得到了水户太太、“养父母”仁井夫妇以及渡边先生的关爱和呵护。同时,可鲁又是可悲的,它总在最幸福的时候遭遇生离死别。它和人类一样富有感情,一样善解人意。后来渡边先生去世了,可鲁成了导盲犬协会的一只示范犬。再后来可鲁老了,被仁井夫妇带回家中,度过了它安稳、平和的晚年时期,这段时间是幸福且短暂的。
仅用1小时就读完了这本洋溢着真情的书,而感动的爱心却始终在空气中弥漫散开。书的文字并不华丽,而是非常简朴平和的,但荡漾着完整的真诚,读完让人感觉阳光普照,无限温暖。
记得先前看过一部叫《宠物情缘》的电视连续剧,里面也提到了狗,虽然其中的狗只起到为男女主角爱情故事穿针引线的作用,但那只狗已经让我感到了小动物的可爱。《再见了,可鲁》则是一种不同的情节,它完完全全讲述了一只狗的一生,里面有很多可鲁的照片,一张张印在铜版纸上,都是那么惹人怜爱。最近我还发现有很多时尚杂志开始开设宠物专栏,专门写一些有关狗狗、猫猫的文章,读起来也感觉到很温情。人类就是应该这样和谐快乐地和小动物相处,然后从中寻找乐趣。虽然可鲁与我们再见了,但是人们的爱心和感动还在延续着。
文学家米兰·昆德拉说:“狗是我们与天堂的联结。它们不懂何为邪恶、嫉妒、不满。在美丽的黄昏,和狗儿并肩坐在河边,有如重回伊甸园。即使什么事也不做也不觉得无聊——只有幸福平和。”单纯、信任、爱与关怀,可鲁带给我们的就是这种最深切的感动。无论猫猫、狗狗,还是可爱憨笨的小香猪,或是其他什么稀奇古怪的小东西,总之,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城市里,有许许多多的宠物。
有时候,这些宠物的确是时尚的象征,让人牵在手里玩的。但更多的,在新动物主义的感召之下,宠物和主人之间的关系要更亲昵、更自然。许多人自发地结成了爱护宠物的组织,把与宠物亲密接触当成生活里的一大乐事。宠物,就这样变成了城市里的一道风景,很灿烂地流动着。不过,时人对于宠物的认识恐怕也只有这么多,很少有人特别深入地了解过一只猫或者是一条狗的一生。谁会在意呢,不过是个招人疼爱的、好玩的小东西罢了。直到可鲁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才拥有了另一种可能,重新阅读我们心爱的宠物。
可鲁,一条聪明的、一生都在工作的狗。它感动了百万人的心。可鲁,其实已经走了。从1986年6月25日到1998年7月20日,这就是可鲁的一生。时间不算很长,却足以让人们牢牢地记住它,一辈子,也许,永远永远。所有和可鲁打过交道的人,都把可鲁当成一个鲜活的生命来看。它从来不是什么“小狗”,它有名字,它是人们心中的“可鲁”、“小可”、“阿可”……
可鲁最可贵的是,它有特别诚挚的性格,坦率、随性、闲适、安然、忠诚,以一生的机敏来帮助人,情感激烈,却又十分克制、忍耐、低调。可鲁,就像是我们生活中时时想遇见的一个“好人”。可鲁的一生,被善意地记录了下来,又写成一本书,名字就叫做《再见了,可鲁》。阅读可鲁,使人感动得想哭。可鲁使我们觉得,身边的宠物,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宠物。它们不只是给人把玩、赏玩、消闲解闷的,它们有人的感情,需要真正的理解。可鲁,改变了我们城市里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你多久没有感动过了?生活在这个尘世间,是不是觉得心田渐渐地干涸?看一看可鲁的故事,它无言的忠诚、信赖,无私的奉献,一定会让你感受到脉脉的温情,滋润你的心灵。
看过许许多多以动物为角的作品,童话、寓言、卡通,甚至神话,却从没看到一本像《再见了,可鲁》这样的以平实的语言记叙一只狗的一生的书。从它出生,一直到它咽下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全书纪实的手将导盲犬可鲁一生的故事记录了下来,好像给一只狗写了一部传记。
日本摄影师秋元良平先生手中的摄影机追踪着可鲁,从可鲁出生那一刻起直到它离世。小可鲁身上如沙鸥展翅般的十字形斑纹,像一个小孩子般打着哈欠,神情忧郁、专注忠诚的双眼,黑暗中陷入沉思的侧脸,苍苍细雨中与主人一起渐行渐远的身影,还有辞世前恋恋不舍的最后一瞥……看到这些可爱的、充满深情的照片,日本著名作家石黑谦吾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决定用语把照片背后的每一个故事表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可鲁,知道导盲犬的生活,于是成就了这本《再见了,可鲁》。
作为一只导盲犬,可鲁身上背负着更多的责任,这使它早早失去了撒欢的快乐,告别了放肆的嬉闹,而养成了可以出色地克制自己的欲望与感情的性格。它的一切感情的流露全在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那幽幽的一眼就可以让你知道它其实一切都已了解。多么乖巧的一只小狗!出生后43天被挑选为导盲犬;在养父母家待了八个月学会了与人相处并信赖人类;经过一年的训练成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与渡边先生朝夕相处两年,为渡边带无尽的欢乐;渡边生病后,又经过三年的等待,终于可以再一次与渡边一起散步,却哪知这一次竟成了永诀。老弱的可鲁终于回到养父母的家,在无比熟悉的地方安静地走完这一生最后的一段。真诚温厚的可鲁,怎么可以承受生命中如此多的离合?它的心里该装着怎样的喜悦与哀伤?
这是一本朴实的书,全书没有一句煽情的话语,因为煽情不是可鲁喜欢的方式。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道出最深情的故事,勾起你心中最深的感动。
米兰·昆德拉说:“狗是我们与天堂的连结。它们不懂何为邪恶、嫉妒、不满。在美丽的黄昏,和狗儿并肩坐在河边,有如重回伊甸园。即使什么事也不做也不觉得无聊——只有幸福平和。”
这是一本出版于2001年的书,问世后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就创下了印刷13次、销量冲破百万的惊人纪录。一只普通的“导盲犬”的一生,被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书写下来,感动了每个读到这本书的人,作为一只受特别训练的导盲犬,可鲁和它的主人一起为我们演绎了一段故事,故事的主题就是关于责任、忠诚和爱。从作者对这只狗一生的成长描述里,我们看到了经久不衰的关于动物和人的紧密结合,还有对这个世界人情淡漠的一种质疑:我们今天的感缺失,是不是已经到了很危急的程度了?我们是不是已经冷漠到需要由一只狗来告诉我们怎么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地步?
这不是一本多“好玩”的书,淡淡的笔触、平稳的叙述,把可鲁的一生慢在我们的眼前铺展开:从1986年6月的降生,到1998年7月的离开;从历经辛苦受训,到导盲表演的大出风头,可鲁的一生被展示、被记录。我们从这样的展示和记录里,看到的是一种对我们来说还很陌生的动物,它们从降生那天开始,就被训练作为失明人的帮手,没有它们,盲人的行动范围和程度将大打折扣。其实,当我们读着这些关于一只狗一生的记录时,我们已经不再把可鲁当作一只狗了,作者精心的记录,为我们人类的朋友唱出了一曲赞歌。
琼恩·雪诺不知道死没死?
如果真的死了,乔治·马丁也太坑爹了。这样史塔克家族就只剩下一个男孩了。
这部小说最喜欢的就是琼恩了。
嗝屁着凉大海棠。一着凉,皇上就走了。正德皇帝一生就对两件事感兴趣,一个打仗,一个女人。他所创造的很多写有阿拉伯文字的艺术品,很可能就是千金买一笑。
“嗝屁着凉大海棠”后面是“脚不丫子沾白糖”,一直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
老北京真有意思,很多这样的俗语,尽管可能上不了台面,但是仍然是百姓生活中记忆中最难能可贵的民俗文化。在日益文明的现在,还是应该时不时地把它拿出来晒一晒,怀念怀念。
Copyright @ 2012-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