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历经1300余年,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以前的夏朝,中国有了学校。最初的学校是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贵族的子弟们在学校中学习文字、礼仪等一些做贵族所必需的知识。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将教学推广到民间。渐渐,私学兴起,最终形成了诸子百家这样的局面。这既是思想的繁荣,也是教育的繁荣。可以说,中国学校的历史有一个十分辉煌的开篇。
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间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其职责为收集整理、校勘修订图书,供朝廷咨询,兼作皇帝侍读、侍讲,类似宫廷图书馆一唐末五代,读书士子多隐居避乱读书山林,后发展为聚书授徒讲学,常以书院命名读书讲学之地,遂演化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按照历史时间顺序,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这本小书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日的概念,来自昼夜交替,但要计算更长的时间,仅用日是不够的。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发现,作物的枯萎,侯鸟的南去北归,无不与气候的凉暖变换紧密联系,这个周期大约有365天多,于是就以含有收获之意的年字来表示这一时间单位。
要了解中国古代究竟有哪些伟大的科技成就,为数众多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无疑是值得认真发掘的巨大宝库。据统计,仅中国古代医药学的著作就有万种以上,数学著作也有上千种,农学著作近400种。这些科技典籍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在天文、数学、农学、地理、化学、物理和工程技术等各个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还留下了许多前人进行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本书按历史顺序,综述古代中国人在力、声、光、电磁、热等方面的发展和重要成就,由此可了解杠杆、共振、灯与镜、指南针、摩擦取火等知识的起源。本书深入浅出,饶富趣味,适于广大层面的读者,增进科学知识。
采集植物和渔猎野生的动物,是远古时候祖先们获取食物最重要的方式。他们辨认和品尝各种野生动、植物,并从中获得了种种经验和知识。尽管当时还没有出现文字,这种经验和知识,已经通过口头相传或简单的图画而得到流传和积累。
行政区划得当与否,与国家的巩固、民族的团结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政区必须适时地进行调整改革,以适应社会不断进步的需要。本书分析了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本书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该书本着“面向大众,要让普通读者能够读懂,感兴趣”这一原则,深入浅出,用一种通俗的方式介绍中国疆域的变迁以及关于疆域的历史掌故。阅读本书,它带你了解历史上中国疆域的沿革,体会人口迁移、民族融合的内涵,感受历朝历代疆域掌故的惊心动魄。作者严谨的学风,睿智的眼光,广阔视野以及生动鲜活的撰述方式,一定会带给你一个全新的中国疆域文化读本。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在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遗迹。群雄逐鹿的古战场,绵亘万里长城,恢弘壮丽的皇家宫苑,清丽雅致的园林……中国的名胜古迹仿若一部活的史书,有着无尽的魅力。
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经过提炼和组织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正如闻一多在《说舞》中所言: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总是与人类最热烈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
基督教是古代希腊哲学和希伯来宗教的混合产物,在历史上曾对西方文化产生过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从唐代开始的景教东渐,开启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史。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生活。儒家思想在当今更具有世界意义。我们相信,与基督教、佛教同在轴心时期出现,影响人类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以其对人生、人性的深刻理解,注定会在21世纪绽放新的光彩。
《墨子与墨家》是任继愈先生的专题著作,该书内容共分十章,从墨学的产生到成书,从历史故事深入到墨子在社会中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详细分析综述了墨子以及墨经形成的认识论与自然观,逻辑思想及其历史地位,附录介绍了《墨经》对于后世科学的贡献,为读者展示了墨子及其《墨经》的文学魅力与哲学影响。
Copyright @ 2012-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