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吴晓波主编的蓝狮子财经丛书《案例》。此套丛书是中国企业家很好的商业读本。
本书为第一辑《怎样在中国生存,八大品牌直率对比》,从结构上分为“主编的话”、“专家论道”、“主题案例”、“深度解读”、“情景课堂”、“第一学习”、“另类案例”、“隐形冠军”、“商业历史”、“案例写作”等部分。本辑重点介绍了羽西VS美加净:中国品牌的两种命运、麦当劳VS肯德基:谁在中国更成功?、SK-IIVS康泰克:傲慢与理性的差异、三星VS索尼:新旧贵族的中国较量、阿里巴巴凭什么赢利?等案例。广大的读者朋友一定会在其中得到许多的启迪。
《中国巨变1978-2008》是对过去风云激荡的30年的一次高度浓缩。作者以高度概括而又妙趣横生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变化的中国,它既是对历史'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的一次追问。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崛起,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奋进史上最值得记录的一段光辉岁月。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的巨变始终是一个谜。这里有着极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有着异常复杂的经济格局与利益冲突,如何引领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迈向现代化,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命题,其探索之艰辛、震荡之激烈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故事,每段历史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通过《中国巨变1978-2008》你将了解到一个更真实的中国,一个更鲜活的中国,也将感受到一个古老民族自强不息、激流勇进的命运历程。
比尔·盖茨曾说过:“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在这个一切皆电子商务的时代,人类数千年来的商业行为被颠覆,人们的购物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我们主动或被动地步入了一个被电商颠覆的时代。
《商战·电商时代》通过对全世界近百位商业大佬的面对面专访,以贝索斯、刘强东、马云、柳传志、雷军、陈年、李国庆等人之亲口讲述,通过一个接一个的传奇故事,概述了20年来世界和中国电商的发展史,以及电商对整个经济的意义;同时也告诉我们,电商时代,企业和我们应该怎样去“活”。
他是过去十多年中成就最大的中国企业家之一。他几乎凭借着一己之力改变了中国电子商务的业态。同时,他也是现在中国商业界争议最大的一个人。十多年来,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人由一个笑话变成了一个神话,而这个神话又散发着一种非常浓烈的“妖氛”……——他,就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这些年,他做了很多大家看不懂的事;这些年,他讲了很多大家听不懂的话。比如,他说,成功是不靠谱的,相反,失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很多人说,马云创业15年(1999--2014),是由一个“屌丝”创业,变成中国现在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的过程,这是他马云的成功、马云的经验。本书谈了马云在这15年中,比较重要的、可以给大家借鉴的八个错误。
本书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农民的奋斗传奇,再现了专业市场的风起云涌,跌宕起伏。作者将发生在20世纪末东方乡土上的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的追忆和描述,以及对未来中国农村的走向预想,全部写在了这本书中。也体现了一代中国农民在现代化感召下的自我更新和脱胎换骨。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再度发力!
向钱穆先生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致敬之作!
打破时间壁垒,勾勒历代变法全貌!
探寻中国两千多年来经济变革的得与失!
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
其实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中国!
两千七百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改制变法,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一时国库充实,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之缓解;公元1978年,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百年积弱的中国经济再度崛起,重回强国之列。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法,都顺应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今,新的社会发展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变革史的集大成著作,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的重大经济变法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
中国的工商文明为什么早慧而晚熟?中国的商人阶层在社会进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政商关系为何如此僵硬而对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全面建成?在“中国特色”与普世规律之间是否存在斡旋融合的空间?
作为“中国企业史三部曲”系列研究著作的第三部,继《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之后,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前两部作品的研究主题,再次探寻国家与资本、政府与商人阶层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中,以上问题有的已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
在过去的20年里,让每个中国人都掏钱买过的品牌不会超过三种。
恰巧娃哈哈就可能是其中的一个。
如果现在,你同时派人去东北的长白山天池,西北的阿尔泰山麓,东南的海南岛丛林,西南的青藏高原,你随便走进一间鸡毛小杂店,然后把所有的商品目录都抄下来,你会发现,重复出现的品牌不会超过三种。
恰巧娃哈哈就可能是其中的一个。
我们很少看到稳健而平实的成功,我们很少发现浅显的、直截了当的理念。关于中国营销,我们实在需要一个可以用时间来证明的教案。而你即将阅读的正是这样一个罕见的、关于幸存者的案例。
《非常营销》解答十大“非常之问”——
你想让你的商品出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吗?
你想让每一个中国人平均每年都十次购买你的商品吗?
你想跟数万家大大小小的经销商长期而互惠地做生意吗?
如果只给你2000个销售人员,你能达到这些目标吗?
你知道在消费形态迥异的市场上投放广告的秘诀吗?
你掌握了在一个信用淡薄的竞争氛围中持久生存的规律吗?
你了解在大江南北开办生产基地的最佳模式吗?
你学会了如何跟跨国公司打交道吗?
如果你是市场的跟进者,你将如何超越?
当你成了市场的领跑者之后,又如何保持优势?
娃哈哈一年销售近60亿元,广告投放超过5亿元,产品覆盖几乎中国的每一个乡镇。从1994年起,它就是中国最大的饮料食品企业,2000年一年的销售总量是排在它后面的第二到第五大饮料食品企业之和。娃哈哈的营销模式,迄今是中国营销界一个十分诱人的谜。为了写好这本书,娃哈哈的企业档案甚至财务报表都完全向吴晓波等人敞开,甚至娃哈哈的竞争对手渴望知道的东西也透露给了他们。
作者在完成了《激荡三十年》后,溯源再上,亲笔力作《跌荡一百年》,此为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跌荡一百年》是继《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溯流而上,再写中国企业100年。了解中国百年崛起,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般作品。
上卷叙述1870~1937年间中国企业的变革。作者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中进行审视?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
作者从一个特殊角度记录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
《大败局Ⅱ》所记录的败局均发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将它们与《大败局Ⅰ》中的失败案例合在一起来阅读,你将可以看到过去10年里发生在中国商业界的众多兴衰往事。出现在本书中的企业家,都是他们那一代人中的不世豪杰。跟《大败局》中的众多草莽人物相比,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区别是,他们中的不少人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学历,他们中有教授(宋如华)、发明家(顾雏军)、博士(仰融)、军医(赵新先)、作家(吕梁)以及哈佛商学院总裁班学员(孙宏斌)等等。他们也并非对风险毫不在意,如托普的宋如华在创业之初就曾经专门拜访落难中的牟其中和史玉柱,向他们当面讨教失败教训。甚至在公司规范化经营及战略设计上,这些公司也与当年《大败局Ⅰ》中的企业不可同日而语。华晨、德隆、三九及健力宝等公司都曾经重金聘请全球最优秀的咨询公司为其服务,德隆的唐万新甚至还有一个拥有150名研究员的战略研究部门。在《大败局Ⅱ》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
解读十大著名企业盛极而衰的失败原因:标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数十亿资产的企业为何这般脆弱?“青年近卫军”为何如此短命?狂热的激情是怎样成为祸根的?中国“第一品牌”是怎样砸掉的?中国网络经济的原罪是什么?暴利到底给企业留下了什么?“多元化”的陷阱有多深?企业家离政治该有多近?
这是一本放在手上令人发烫的书!
一个个国内著名得很著名得很——我真不知该如何描绘它们的著名
突然在它们“花样年华”的日子里突然灰飞烟灭,突然无声无息的倒下了!
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突然的枯萎所给人们的震撼。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年代,无数的机会令人心动,
一个伟大品牌往往在一瞬间便打造而成;
这也是一个冒险的年代,未知的的风险又令每一个人不寒而畏。
《20年后中国和世界》是一部详尽阐释未来中国的文献!再等20年,中国说了算——这将是巨人间的对话或者冲突吗?
《20年后中国和世界》既不是一部未来主义著作,也不是一本科幻小说。而是预测、分析和展望未来的产物。我们将朝着新世界迈进,更好地理解这种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将使得我们能够提前做出预测,以确保能成功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精巧的叙事结构,解密了Facebook如何从哈佛的宿舍里萌发,创始人的内讧,权力之争,如何放弃华盛顿邮报的投资,怎样争取到第一个广告客户,而第一轮融资又如何获得一亿美元的估值,让人痴迷的图片产品如何上线,面对Twitter的竞争,与Google的世纪之争……
一个创办仅7年,就拥有5亿活跃用户,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传奇企业再加上一个年仅26岁的的“娃娃CEO”,在你面前“裸奔”。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一个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国向你彻底开放,你还等什么?
本书是著名学者许倬云谈中国历史上的组织制度以及各朝宰辅功过的口述录,讲述年代从先秦开始直到清代。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将各个朝代的组织经验和管理技术娓娓道来。
假如我们将治国当成管理一个企业,那么中国就是很大的一个公司,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在经营的公司。当然这几千年来,公司不停地改组、不停地改变结构,也不停地改变市场,我们今天讨论历史的方式,事实上是将中国政府当作一个经营模式来看。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国家的市场又是什么?如果国家是一个公司,政府就是经营单位,国家的产品就是对国民的服务,其中包括安全和繁荣;它的市场呢,就是全国的人口,在过去,就是全国的民众,在今天就是国家的公民。这样的一个结构中,如果市场对公司的管理单位不能满意,公司就会失去它的市场,因为它的产品不能令人满意,于是这时候,就有了革命或王朝的颠覆。
Copyright @ 2012-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