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的总序。
是什么在引导着我们的步伐,又是什么在顽强地支持和维系着中华这古老的文明?文明有意志,决定了未来全球的天下大势与何去何从,以及谁将是“带头大哥”。中国人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看清世界格局,找到中华的位置。
《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易中天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作品,让你更透彻理解《易中天中华史》,是打开我们的命运和选择之门最好的钥匙。
如何治国?如何做人?
孔子说:仁。
孟子说:义。
墨子说:公平正义。
杨朱说:我一毛不拔。
庄子说:我的人生与你无关。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荀子说: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奋发图强。
韩非子说:仁和人都是靠不住的,霸道才是真王道!
人性善还是恶?王要仁慈还是法治?社会公平能够实现吗?
儒、道、墨、法,先秦诸子三百年大辩论,请看中华民族群星璀璨的时代!
管仲实行军政一体,重装升级了齐国的战斗力,齐桓公就此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商鞅变法,手腕铁血,一天处决囚犯七百多人,使秦国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战国最大的赌棍苏秦,伙同张仪合纵连横,将七个国家的命运握在掌心……
五百年间,圣贤们辩论真理,国君们争夺霸权。从春秋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群星辉映的浪漫时代。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将和您一起了解我们民族的青春期——东周时期。去看看那些杀身成仁的刺客,追求真爱的美人,义无反顾的战士,忠贞不二的人臣,力挽狂澜的使节,以及人情味十足的鬼神。
刺客们为了那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选择了杀身成仁。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比荆轲更悲壮的刺客——聂政,他因感念严仲子的看中和赏识而出山,事成之后,惨烈的割掉了自己的面皮,又挖掉了自己的眼睛,最后甚至剖腹挑出肠子,只为掐断了线索、隐藏身份,不连累自己的雇主和亲人,作为一个“刺客”,他的“活”实在干的漂亮。
那时候的男人和女人,无论是刺客、情人、战士,还是人臣、使节,都真性情、真血性,讲义气,重承诺,行之有礼,言之有情,进退有方。就是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定下了基调。
凤鸣岐山,武王伐纣。以弱胜强,一战而胜。居安思危的周公们,凭着天才的政治智慧,以四大制度安天下。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立秩序,以乐致和谐。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并不知道,此后三千多年,全球华人的精神和气质就此奠定。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和您一起探寻,究竟是谁敲响了中华文明的定音鼓。
北宋末年,奸臣乱政,宋廷在外交、军事上接连失策,引狼入室。金兵铁骑疾入,长风席卷中原大地,一时间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狼烟起,战鼓鸣。崛起于草根之间的岳飞,文武兼备,凭一己之力,带出了一支令金兵闻声丧胆的岳家军。但梦想「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终难逃历史的怪圈,死于自己人之手,死于权力背后的复杂博弈。
千百年来,人们对岳飞的认识大多限于「精忠报国」的刻板形象,对一代武圣的真实面貌、鲜活个性知之甚少。本书在整合翔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上,深度挖掘人性,如实勾画两宋的风云际会,还原一个真实英雄的悲喜人生。
《观察中国》中论及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交往,记录了费正清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敏锐观察和精辟分析。
全书共收文26篇,分成五辑:一、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扮演的角色;二、中国革命的领袖们;三、中美邦交恢复正常化;四、文化大革命的弊端;五、美国访华人士的观感。
费正清表达了一个美国学者的独特视角下的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
萧乾在中文版序言中写道:“《观察中国》是15年来费正清在美国报刊上所发表的关于中国论文的结集,记录了他对近、现代中国局势的观察及评论。不同于一般外国人的评论中国著作,他一向以历史学家的眼光,透过中国数千年的演变,来分析、评论当前所发生的一切。这是对我国感悟最浑厚而成见最少的一位正直的美国学者的论著。无论如何,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迄今为止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白话读本。
一对棋逢对手的冤家,一位争议千年的皇帝,一场难分正邪对错的大动荡,一段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的大时代。从黑暗走向盛唐,整个中华民族在烈火中涅磐。“悠悠南北朝”之《三国归隋的统一路》带你走进公元六世纪的古中国,品味一部满载恩怨情仇、风急雨骤的历史悲喜剧。
公元六世纪,有三件大事影响深远--头一件,是北方的六镇之乱,第二件,就是南方的侯景之乱,而在南北两大乱之后发生的第三件大事,却是隋文帝统一中国。在大乱之后,中国居然没有像中世纪的罗马四分五裂,反而迎来了大治,以空前强大的大一统形式为这个世纪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又动荡不安的年代,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前后绵延两百年。这个大朝代上承魏晋、下接隋唐,整个中华世界几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也是思想大转折的时代。其中发生的某些变化,甚至在各个方面影响到我们今人的思想。
本书继承了其前篇《纵横十六国》的写作笔法,以历史事件为主干,以历史人物为线索,讲述了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历史篇章。作者紧紧把握住南北朝两根历史主线,将交错部分融会贯通,加上自己独特的历史见解,确实将这段动荡的历史刻画得引人入胜而深入浅出。
本书继《纵横十六国》之后再一次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和文化底蕴,是一本描写南北朝历史的佳作。
凡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脍炙人口、英雄辈出的《三国演义》,以“三国归晋”的雄壮篇章收场了,然而“归晋”之后的历史,分合大势,却少有人知。
一段汉人与胡人对峙的历史,一个血与火交织的时代,一部号角伴钟声共鸣的诗篇,这一切是如何开始,又是如何收场的呢?
本书以历史事件为主干,以历史人物为线索,以轻松诙谐的笔触,讲述了三国之后一个半世纪壮烈的十六国纷争的历史。
迁入塞内的南匈奴各部,如何乘中原皇族大乱,开创胡人皇朝?
一名从小受尽压迫的奴隶,如何靠自身奋斗,一步步走上九鼎之尊?
辽东鲜卑的慕容家族,如何从一小小部落,崛起为席卷关东的‘白虏’铁骑?
一位以平定海内为己任的皇帝,如何将天下五分之四收入治下,又在一夜之间全部输掉?
一九八二年,柏杨在《中国时报》的赞助下深入泰缅边区,实地探访神秘的金三角,在“三星期盲目的横冲直撞,随时随地都会伏尸山野”的境况中,观察、访谈、蒐辑各种相关资料,以报导文学的方式,在全球各地华文报连载,带读者进入荒城,去听满星叠、美斯乐的枪声和哭声。
发表及时报初版以“金三角·边区·荒城”为名,后来去掉“边区”二字。全书四十三篇,大抵前半以毒品为中心,下笔便写“毒三角”之形成,从毒枭大王坤沙逆叙回毒品王朝创始人罗星汉,带出中国晚清鸦片战争及金三角鸦片战争的内情及惨状。柏杨笔触从战争结束转入异域孤军的艰困处境,场景转移到美斯乐,必要时又将两地联系起来,今昔也有所交会。
柏杨在一九六零年写《异域》时并没有亲临现场,二十余年之后得履斯土,异域孤军的过去和现况却成为他关注的焦点,但重要的当然是后者,从与缅军交战到被泰军收编,不得不奉命和毒枭作战,以及孤军后裔在这里的生活、教育等。柏杨的报导令人震撼。
为了让读者更能掌握现场,书中随文提供了十余张地图,配合书前的摄影图片,则金三角的荒城之沧桑,尽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本书以笔记体的方式,记述了民国时期形形色色的个人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交游、爱好、性格、恩怨等诸多方面。书稿依据回忆录、日记、书信等原始资料,通过大量个体实例和细节,讲述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整体上反映出民国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情。当中有大量出自名家的鲜为人知的奇闻逸事,也不乏对各类人物生活细节或生活习惯的细致描写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本书采用笔记体,为作者搜集改写的读书笔记,分门别类一则则列为长编,涉及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婚姻恋爱,吃喝玩乐,交际举止等。故可采用鲁迅“花边文学”之语,言之为花边历史,亦显出其八卦性质。文字轻松幽默,颇为耐读。
铁与血的征战,文明与野蛮的冲突,辉煌与寂寞的交织,不可驯服的精灵,难以逆转的命运,荡魄惊魂的故事……这个草原上升起的庞大帝国轰然崩塌,日暮西山余晖轻斜天涯远,月笼北国犹照江山过客归。
全景再现公元一三六八年到一七七一年蒙古民族波澜壮阔、云谲波诡的历史。知名蒙古史研究专家蒲音湖作序,天涯·煮酒论史版主,班布尔汗最新力作。
第一部全景再现战国时代铁血风云和性情人物的历史散文巨著!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历史写作狂人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倾情推荐!
全景再现战国时代的铁血风云、性情人物!
宏大历史场景渲染的生命狂欢,峭拔先秦精神照耀的人性激扬,千古浪漫情怀营造的词语盛宴!——二月河(著名历史小说作家)
以个性化的结构方式和叙事风格,镌刻铁血时代人物历史表情;在瑰丽的汉语言的愉悦中,重现先秦精神辉映的生命华彩!——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
平子的文章,意境宏阔,立意深远,全无网络流行语境的俗、粗、陋,也无某些学者作家矫揉做作的雕琢和卖弄,其大气磅礴的描写,把中国历史文学写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历史写作狂人)
中国的历史,除恢宏华美的汉唐之外,春秋战国时代最是精彩: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四贤公子、诸子百家、诗经离骚、楚简秦篆,若一幅长长的画卷和大赋,浓烈而又瑰丽,绚烂而又壮美,五百年无尽率性的延伸,任性的铺展,澎湃激情,演绎智慧,笔墨缤纷,色彩斑斓,风华绝代……贼与寇,王与侯,是与非,荣与辱,成与败,功与过,令人经常在回顾与遥想的时空交错中,热血沸腾,意气风发,荡气回肠!
其亡也忽,其兴也勃,历史悲剧的集中上演。
1644年3月,李自成的大顺军兵不血刃攻下了明朝京师——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自缢身亡。1644年4月,山海关外的多尔衮军得到明朝骁将吴三桂的邀请,入关与李自成在山海关决战,随即将登基才一天的大顺朝皇帝李自成赶出了北京城。满清六岁的顺治帝福临轻而易举登上了紫禁城中元、明两代二十四个皇帝坐过的金銮宝座,从此开始了历时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帝国的统治。1644年8月,张献忠带兵入川,攻陷成才在成都称帝,改元大顺,建立了大西政权。
拿纪年来说,1644年是明朝的崇祯十七年、清朝的顺治元年、大顺政权的永昌元年、大西政权的大顺元年。这四种纪年代表着四个互相敌对的政权,延续着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争斗,其间折射出的士大夫和普通人的心态,更是耐人寻味,令人不胜唏嘘……
这就是惊心动魄的1644年,一个风云突变、天翻地覆的年代。
Copyright @ 2012-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