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臣等久拟奏请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借资筹计。中国正规派遣留学生的时间比较晚,但其贡献是非常大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留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史。
本书以文化发展脉络为线索,分门别类,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古代著名史籍。在纪传体史书中,重点介绍了前四史,特别对司马迁写《史记》首创纪传体的杰出成就做了详细的说明,对其他各史则做概括性介绍;在编年体史书中,着重阐述《左传》与《资治通监》的史学成就;对纪事本末体史书、政书及其他著名史籍均有简要评介。客观平实,语言生动,是知识性其高的通俗读物。
台湾文化,既有原住民的“土著文化”特点,也有中国大陆“闽文化”、“岭南文化”、“中原文化”、“天越文化”、“荆楚文化”等的特征,还受到了相当程度“外来文化”的影响,吸收、融合了各种文化的许多有益成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显著的地方特色,不断地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是养蚕织丝的发源地,历代生产的丝织物,以精湛的制作,高超的技艺,使中国一直在世界上享有“东方丝国”之称。中国传统的、高水平的丝织技术,对世界文明曾经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
伊斯兰教是一种外来宗教。但是,它毕竟已在中国的大地上深深扎下了根。千百年来,中国穆斯林与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齐心协力,并肩战斗,反抗共同的敌人,建设祖国的大厦。在这种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战斗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汉族及其他民族学习,接受我国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使他们所信奉的宗教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使中国的伊斯兰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种中国风格,把握这种中国特色,才会真正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伊斯兰教,才会真正了解和认识中国各族穆斯林历史上所走过的道路,所做过的一切,从而有助于加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激发我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建设伟大祖国的自信力和积极性。
工具书、广义工具书的种类都很多,决不是这本小册子能够介绍得完的。现仅选择其中的类书、政书和丛书予以阐述,因为它们毕竟都是我国花团锦簇的文化典籍中纷呈异彩的花朵,同样都在我国文化史上闪耀着各自的霞光。
本文共有三章,分为类书、政书、丛书。每章介绍其含义、发展、代表等。对于著名的书籍又有单独而详细的介绍。阅读本书,对于了解古代书籍保存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篆刻艺术历史悠久,古代遗存非常丰 富,这是一宗具有浓厚民族传统的文化财富。为了便于大家了解篆刻艺术,笔者试从认识和欣赏的角度,为大家提供入门的参考资料。
美洲是华侨移居较晚的地区之一。在美洲各地,以拉丁美洲移入较早。美国次之,加拿大居后,早期华工,迢迢万里,漂洋过海来到美洲。受尽歧视和折磨,与美洲当地居民一起反抗暴虐,披荆斩棘,共同开发美洲。这些美洲华侨,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是建设侨居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早在公元21世纪我国就制成了麻纸,比欧洲早1400多年。后传至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囊欧洲。造纸术是我国科学技术中最值得骄傲的一部分。
各艺术门类中,最神秘的莫过于音乐,它由无形、无影、无可触摸的声音编织成变化无常、情趣万端的曲调,时而轻柔、时而雄伟、时而欢愉、时而哀伤……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当代还是古代,不知有多少人为它而陶醉,而悲伤,而振奋……在中国,相传春秋战国时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公元前55l-前479年)在齐国听到《韶》乐后,激动得三月尝不出肉的美味,于是发出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所以中外历史上无数先哲前贤,对美好的音乐艺术都推崇备至。音乐特殊的艺术品格,使其自身当之无愧地成为全人类沟通心灵、相互理解的“共同语言”。
青铜时代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主要的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器的时代,是人类物质文化发展史上继石器时代之后的第二个时代,是人类使用金属的第一个时代,在青铜时代,青铜器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占有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最主要的文化因素,因此,人们才称人类历史上的这个时代为青铜时代。
本书扼要地说明古老的戏曲艺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发生、繁衍的概貌和轨迹,勾勒出戏曲艺术兴衰消长的规律。透过对各个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的介绍和赏析,揭示出戏曲艺术写意传神、象征夸张等独树一帜的美学特征,以及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思想内涵。是一本理想的戏曲启蒙读物。
中国小说最大的特色,便自宋代开始具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种不同的小说系统。文言小说起源於先秦的街谈巷语,是一种小知小道的纪录。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无论是题材或人物的描写,文言小说都有明显的进步,形成笔记与传奇两种小说类型。而白话小说则起源於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的取材来自民间,主要表现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识。但不管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都源远流长,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人类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斗争,由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期间的很多活动都与卫生保健有关,因此由无意识的自由身防护发展为有意识的医疗活动,这一过程可以上溯至数十万年以前。本书从医学这一独特视角,勾勒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古代医药卫生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初,禹之子启自立为王,王位改为世袭,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此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历代帝王不仅生前营建豪华的宫室,死后还要建造宏大的陵墓,希望继续享乐。至秦汉时期,陵墓及各种功能的附属建筑已构成一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祭祀礼制及陵区管理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秦汉以后历代陵区、陵园的布局,各类建筑物的设置、结构、功能,陵墓的构筑形式,殉葬品的种类、组合等各方面既有沿袭继承,又有发展变化,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陵寝则程度不同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葬俗。历代陵寝及其变化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Copyright @ 2012-2013 All Rights Reserved.